继成立生态大学后,华为又一次在ICT人才领域发声。8月8日,华为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工科产学研联盟三方联合发布《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该《白皮书》首次以生态为视角,全面展现了信息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变化脉络,阐释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信息技术人才生态的发展趋势,并提炼出新动能、新生态、新人才三大关键词。
华为EBG中国区副总裁、华为生态大学校长杨文池表示:“一直以来,华为都非常清楚ICT人才的重要价值,并长期关注和持续投入ICT人才培养。过去的三十年,华为努力把人力变成人才,并将多年来积累的知识体系、技术能力等分享出来,以ICT产业长期积累的成功实践为基础,持续投入”。
华为18万员工中有45%以上从事创新、研究与开发工作,一直以来,华为高度重视 ICT 人才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华为企业业务每年投入数亿用于发展中国的 ICT 人才生态。截至 2017 年底,已与 31 个省或副省级城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广大高等院校合作授牌成立了 200 多家华为ICT学院,每年培养超过1万名学生。
2018年3月,华为正式发布华为生态大学,开始以华为生态大学为载体, 与政府、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及合作伙伴等生态各方携手同心,共同打造中国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引擎。此次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指导,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支持,计世资讯负责调研撰写的《白皮书》,从去年9月开始筹备,全面展现了ICT生态的人才需求变化,正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成果。
计世资讯副总经理王军凯在对《白皮书》进行了解读:2017年信息技术产业人才总体需求缺口达765万,并表现出人才需求数量巨大和人才错位两个显著特征。未来,ICT 人才需求缺口的70% 将集中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且呈现出人才需求类型多样化、需求结构多元化的特点。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持续引领ICT人才需求导向,并不断加速于业务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擦相互协同、融合。
以“ICT人才生态之我见”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秘书长陈宝国先生主持下,各位嘉宾对ICT行业人才培养现状、培养模式、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杨文池在谈及本次《白皮书》发布的初衷时表示,华为在企业市场如果还靠着运营商市场的模式,是走不下去的。在企业市场上,华为需要与产业各方紧密合作,包括合作伙伴解决方案的能力,合作伙伴的不同角色,比如投融资、加工设计、咨询等,也包括高校跟企业进行的联合创新。总结起来,企业市场的打法是平台加生态。人才生态助力产业生态,
“本次《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的输出,是华为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阶段性的成果之一,《白皮书》本身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华为期待未来在华为生态大学这个平台的努力下,能够与更多专家、产学研机构有更多的合作,为中国的ICT人才生态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杨文池说。
《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下载链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今世界改变的速度已与过去不同,每当文明经历一个颠覆性的技术革命,都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世界是平的》
管理数据、确保多云环境的安全性、以及保持业务连续性对企业日益重要,Commvault针对这类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理念——持续业务(Continuous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