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的法律顾问于当地时间上周日表示,任何关于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返回美国的谈判都需要有特赦令作担保。
简瑟琳·拉达克(Jesselyn Radack)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名为“与媒体见面”(Meet the Press)的访谈节目表示,前国家安全局雇员斯诺登愿意与美国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Eric Holder)展开谈判,谈判内容主要是在确保斯诺登不会因其泄密事件而面临起诉的情况下回国这一问题。霍尔德曾在当地时间上周四表示,美方愿意接受谈判,但准予特赦令这一点“未免有些过远”。
拉达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些令人沮丧的是,在谈判的两个关键点上,霍尔德看似以仁慈赦免了他,但就重新谈判问题,双方仍未达成一致。”
拉达克是美民间监督政府组织政府问责计划(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Project)中国家安全和人权方面的负责人,她认为美国撤销斯诺登的护照“已对他进行了严厉的处罚”。拉达克在俄罗斯进行的一次采访中曾表示:“他已经忍受了不得不基本等于放弃他的一生的生活,而且还因美国政府造成了他当前的无国籍状态。”
斯诺登在因从美国政府计算机内窃取了170万机密文件后被美方指控,目前在俄罗斯过着流亡生活。然而,斯诺登为期一年的临时庇护预计今年将会结束。如果他未能获得美方给出的豁免权,目前尚不清楚他将终往何处。
尽管是否对斯诺登进行赦免的话题仍非常具有争议性,但部分美国官员已经在面对斯诺登问题的立场上呈现出缓和迹象。参与了国家安全局工作小组对斯诺登泄密损失评估的瑞克·莱格特(Rick Ledgett)曾表示,如果斯诺登送还被窃文件,他或许能接受美方对斯诺登的豁免处理。
近几个月来,对斯诺登的支持逐渐增多,包括《纽约时报》编辑委员会在内的多方人士都呼吁为斯诺登提供豁免权。一项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民意调查结果发现,其中56%的受访者希望“看到政府追究斯诺登的刑事责任,而32%的受访者表示反对。”调查还发现,有53%的受访者不支持“政府将收集国民通讯和互联网数据作为反恐活动的一部分”,而有40%的受访者支持此举。从另一项独立的民意测验中还发现,美国人的年轻人们更倾向于支持斯诺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里曾是中国重工业的摇篮,装备制造业的轰鸣声响彻几代人。如今,这片土地不再只依赖钢筋铁骨,而是主动拥抱数智化的浪潮,用算力和算法书写东北振兴的新篇章。
陈立武的到来,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涟漪的同时,也让人好奇:这位65岁的“半导体老兵”能做到什么程度?
在GTC2025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一场至顶科技等全球媒体共同参与的记者会上表示, AI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制造业。AI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软件开发,而是一场需要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本投入的产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