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2021云峰会上,阿里云基础产品负责人蒋江伟公布了飞天操作系统最新的进化方向:一云多芯、本地region、计算巢。蒋江伟表示,飞天是中国唯一的自研云操作系统,阿里云将坚持“做深基础”的技术战略,从飞天云操作系统向下延伸定义硬件。
一云多芯:飞天兼容多种芯片架构
“云的优势在于能屏蔽底层硬件,让客户用上标准的计算服务”,蒋江伟透露,今天的飞天具备“一云多芯”的能力,可兼容x86、ARM等多种芯片架构,结合第三代神龙架构,可充分挖掘性能潜力。
过去企业多以芯片为中心建设IT生态,云计算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模式。通过云操作系统的优化,可将服务器芯片、专用芯片等硬件封装成标准形态的算力,无论底层芯片是X86、ARM、RISC-V还是硬件加速,给客户提供的都是标准的、高质量的云计算服务。
推出本地Region服务
飞天在能力提升的同时,提供了丰富的部署形态。首先,阿里云推出本地region服务,让公共云从中心region延伸到本地region,增加覆盖密度,满足客户对于低延时、区域网络覆盖的诉求。本地region将部署在南京等十余个地域,提供计算、存储、数据库等40多种云产品。同时,本地Region的本质仍是公共云,拥有一致的操作体验,开发人员无需担心延迟和性能之间折中的限制。
其次,阿里云推出边缘云节点,不仅可用于内容分发、视频点播,更适合视频直播、在线教育、云游戏等对时延要求极高的场景。在原有CDN加速的基础上,边缘云节点将视频、图片等内容的计算前置,进行就近计算,从而提升用户体验。目前,阿里云在全球拥有2800多个边缘计算节点,超150Tbps带宽储备。
阿里云还提供了可在客户本地部署的云盒,开箱即用,将公共云延伸部署到企业数据中心或指定的边缘数据中心,实现软硬全托管免运维、享受和公共云一致的服务体验的计算服务。
此外,混合云模式下,阿里云飞天还提供了“一云多region”的解决方案,可以按照企业需求进行分层部署,分层为多个Region,各个Region之间相互关联、统一管理,小到20台大到1万台超大规模均支持多云容灾部署。
深度开放飞天技术底座
为了更好“被集成”,让伙伴更深入享受云计算的技术红利,阿里云推出了全新的“计算巢”平台,将多年以来支持自身PaaS平台的飞天技术底座向PaaS伙伴全面开放,提供企业级的性能、稳定性和开发权限,及运营、技术、管理、安全四大能力中心,方便PaaS伙伴快速集成,提升十倍以上的运维效率,大幅地降低运营成本。
蒋江伟表示,计算巢希望解决PaaS伙伴在构建产品和服务客户的全生命周期中碰到的各种挑战和难点,让云上客户得到更好的PaaS服务。未来,阿里云将与生态伙伴更紧密合作,做好产品被集成,一起服务好更多的云上客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
上海AI实验室团队发现自回归图像生成模型存在局部依赖、语义不一致和空间不变性缺失三大问题,提出ST-AR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掩码注意力、跨步骤对比学习和跨视角对比学习,让AI"先理解再生成"。实验显示,ST-AR将LlamaGen模型的图像理解准确率提升一倍以上,图像生成质量提升42-49%,为构建更智能的多模态AI系统开辟新路径。